西北师范大学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2025年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发布者:人事处发布时间:2025-02-21浏览次数:163

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学校现设26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3个孔子学院。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究院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1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6个,甘肃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10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9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两长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甘肃省联合实验室3个,甘肃省高校产业研究院1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5个,甘肃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其他各类省级研究平台21个。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软件工程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美术与书法、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4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简牍学2个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学/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80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现面向海外诚邀高层次人才依托我校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项目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人条件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4.具有博士学位;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5.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6.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并与西北师范大学签订不少于5年的全职聘用合同。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三、支持保障

依托我校申报并入选海外优青者,除享受国家给予相应资助外,还可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一)直聘教授。进入学校事业编制,直接聘为教授,并享受相关待遇;聘为博士生导师,聘期内优先保证博士研究生专项招生指标。

(二)优厚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另按政策享受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特别优秀者,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另议待遇。

(三)安家保障。提供120以上的人才公寓,全装修并配备基本家具家电,可拎包入住,居住期限五年;提供优厚的安家补贴。

(四)科研支持。科研经费按照国家资助额度1:1配套;协助组建科研团队,提供优质科研平台、办公用房和实验场地,优先支持申报其他各级各类人才项目。

(五)培育支持。聘期内符合条件的直接入选西北师范大学“云亭学者”人才计划;纳入学校重点培育人才库,制定适合个人发展的个性化发展规划。

(六)服务保障。首聘期相关学院为引进人才提供科研助理服务,协助完成财务报销、流程手续办理等日常事务性工作;根据甘肃省《“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实施办法》,享受甘肃省“陇原人才服务卡”涵盖服务。

(七)顶尖基础教育资源。学校附中、二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为引进人才子女入学教育提供便利。

(八)其他支持。学校人事、科研部门及相关学院提供申报全过程指导帮助;申报人如进入海外优青项目会评答辩阶段未能获批,学校将按“一事一议”人才引进。

四、申报方式

1.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承担科研项目情况、代表作全文、专利及获奖情况等材料)以“本人姓名+海外优青申请”命名发送至邮箱(rsc@nwnu.edu.cn)。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帮助您全面了解有关申报事宜。

2.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要求,与我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5年3月3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要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作出承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3.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申请人要认真填写申报材料,填写详细的身份证号、护照号和工作履历信息,并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五、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https://www.nsfc.gov.cn/

项目申请信息系统链接:https://grants.nsfc.gov.cn/

西北师范大学官网:https://www.nwnu.edu.cn/

西北师范大学人事处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86(931)7971991



相关学院联系方式一览表

序号

单位

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
1

数学与统计学院

孙老师

+86-0931-7971423

sunxiaochun@nwnu.edu.cn

2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凌老师

+86-0931-7971821

jsjxy@nwnu.edu.cn

3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丁老师

+86-0931-7971277

dingxb@nwnu.edu.cn

4

化学化工学院

史老师

+86-0931-7970806

hxhg7970806@nwnu.edu.cn

5

生命科学学院

王老师

+86-0931-7971770

sky@nwnu.edu.cn

6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马老师

+86-0931—7971754

malb0613@163.com  

7

教育技术学院

刘老师

+86-0931-7971562

jyjsxy@nwnu.edu.cn

8

工学院

张老师

+86-0931-7971969

zhanggd@nwnu.edu.cn


                                                                                                                                                                       西北师范大学                                                                                 2025年2月28日